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一 > 初一地理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51自学网 http://www.51zixue.net

  昨日撒下勤奋种,今朝一搏必成功。七年级地理考试顺利,愿你成功!51自学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试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基本特征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

  2.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人口普查属于_______,探究光对

  鼠妇生活的影响属于_______,科学家躲在丛林中观察黑猩猩的生活习性属于_______。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在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中,缺水的一组

  叫_______组,有适量水的一组叫_______组。

  3.生态系统

  (1)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

  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条件。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生物在生

  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环境。同时,也_______环境。

  (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与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_______和_______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______的。

  (4)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_。

  名师点拨

  1.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

  致和实事求是,并做好记录。

  (2)调查法。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要制定

  调查方案,选取调查样本并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此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量法、模拟法等。

  2.对照实验

  (1)概念: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2)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

  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3)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实

  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3.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不应错误地认为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三者就是生物圈。

  4.生物与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等。

  ②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常见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相互依存等。

  (2)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影响环境

  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

  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5.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组成成分:包括该地域内同时存在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3)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构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

  网。

  ②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4)稳定性

  ①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②其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若外界干扰超过 此限度,自动调节能力会丧失,生态系统

  难以恢复原状。

  中考考点

  考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1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 ( )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遗传和变异

  解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为: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而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答案 C

  名师点评:生物的基本特征常用来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变式训练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

  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呈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考点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例2 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椋鸟对枸杞是 ( )

  A.有害的 B.有益的

  C.无害无益 D.有益有害

  解析 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两者之间似乎是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椋鸟

  吃下多肉的果实后,枸杞的种子不被消化,随椋鸟的粪便被传播到各处。这样,椋鸟就帮助枸杞传播了种子,对枸杞繁殖后代是有益的。

  答案 B

  名师点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应注意区分种内的与种间的。

  变式训练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

  A.“春来江水 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考点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3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在形态上差异很大,它

  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 )

  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

  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

  解析 非洲鸵鸟与美洲鸵鸟在形态上存在差异是由于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这也体现

  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 C

  名师点评:环境影响生物,同时生物也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变式训练 (2008•长沙)今年年初我省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

  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考点4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4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A瓶 B瓶 C瓶 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 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 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黑暗

  小鱼生存时间 3天 11天 25天 2天

  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比较A、

  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哪些实验条件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表分析可知,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因素有水、阳光、小鱼、

  空气、温度,其中小鱼属于生物因素,其他属于非生物因素;A、B、C中不同的因素有水藻和河泥,这两种因素导致了小鱼存活时间的不同。

  (2)A、B模拟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因素是水藻,水藻的作用有两个:①为小鱼提供氧

  气,②为小鱼提供食物,其中第一个作用是主要的。

  (3)A、D装置的不同是河泥、水藻和是否有光照,D装置由于处在黑暗中,其中的水藻

  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瓶中小鱼会因缺氧而死亡。

  (4)C、D装置中只有光照条件不同,说明水藻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

  气。

  (5)B、C装置比较,只有河泥不同,从而导致小鱼生存时间不同,是探究河泥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

  答案 (1)阳光、空气、水、温度 水藻、河泥 (2)为小鱼提供氧气 (3)水藻呼吸消耗了

  氧 (4)水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只要说明探究河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即可)

  名师点评:该实验中,A和B可组成一组对照实验,B和C、C和D也可组成对照实验,C为对照组,但A和C或B和D不能组成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

  变式训练 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考点5 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例5 图1-1-2为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后完成下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2)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生态系统中,草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由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

  境已显得尤为重要。你认为保护生态系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______________。

  解析 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每条食物链都从生产者开始算

  起。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人和动物提供有机物。这种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答案 (1)分解者无机环境(或非生物因素) (2)草→鼠→蛇→鹰 (3)太阳 化学 (4)①保

  护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大型肉食动物;④保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变式训练 (2008•苏州)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的生物是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

  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

  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生长现象 B.繁殖现象

  C.生命力强 D.受环境影响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3.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智能机器人 B.变形金刚

  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D.石头上的青苔

  4.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

  C.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或调查→获得结论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哪种因素 ( )

  A.季节 B.水 C.生物 D.空气

  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树林能保持水土

  C.候鸟迁徙 D.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 ②①

  9.据历史记载,黄土高原曾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大量减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过度开发 D.地壳运动频繁

  10.在森林中寻找药用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的下层才能找到。你认为影响人参、三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12.我国西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北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13.(2008•泰州)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4.长期生活在于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不属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特征的是 (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叶片退化或变成鳞片状 D.叶片薄而宽大

  15.有种太阳鱼,在遇到过多的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这种现象属于( )

  A.捕食 B.共生

  C.种内斗争 D.种间斗争

  16.生物圈的范围是 ( )

  A.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B.海平面以下20千米

  C.海平面以上20千米

  D.全部在岩石圈

  17.(2008•泰州)水俣病是由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

  A.绿色植物 B.肉食动物

  C.腐生细菌、真菌 D.阳光、空气

  19.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樟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0.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 )

  21.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

  A.朽木→真菌→松鼠 B.草→野兔→狐狸

  C.老鼠→蛇→鹰 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22.(2008•盐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植物 B.动物

  C.病毒 D.腐生细菌和真菌

  23.(2008•宁德)如图1-1-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 ( )

  A.a B.b C.c D.d

  24.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 ( )

  A.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B.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简单

  C.动植物种类和营养结构单一

  D.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复杂

  25.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因为具有 ( )

  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自我调节能力

  C.稳定的能源和生产者 D.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二、非选择题

  1.(2008•长沙)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

  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针对鼠害,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展开了一场“入鼠大战”。专家分析出现鼠患的原因是:围湖造田,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与此同时,东方田鼠的天敌猫头鹰、老鹰等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特别是湖南一些地方开始吃蛇肉后,野生蛇的数量急剧下降,东方田鼠失去了天敌。

  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

  (1)洞庭湖区的东方田鼠与它的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其中的非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任写一种)等。

  (2)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建议:可以在庄稼周围投放大量灭鼠药来消灭鼠患。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不可取?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简答:

  (1)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羽毛,大大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有的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了保护雷鸟,增大了对猛禽和兽类的捕杀,你认为雷鸟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将是________,猛禽和兽类与雷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位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1)绘制柱形图对比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2)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否相同?不同点在哪里?

  (3)你能否说出其他原因中的一项及防治措施。

  4.(2008•天津)图1-1-4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害虫与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那么害虫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5.在图1-1-5中,甲图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乙图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现象。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___,白色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________。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数量________。从1940年到1960年的年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________作用。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生物在________环境的同时还受环境的________。

  6.(2008•宁德)如图1-1-6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消费者有:________。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细胞基本结构上分析,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 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要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若上图通过你的填充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________。

  8.图1-1-8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能量流动的方向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

  (4)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黑木耳 ④智能机器人 ⑤青苔 ⑥流星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⑥

  2.“老鹰低叫,大雨将到”、“燕子低飞有雨”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

  中总结出来的。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变化,形象地反 映了大气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理法

  3.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是 ( )

  A.绿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

  C.小鸡从鸡蛋中孵出

  D.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背地生长

  4.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把鼠妇置于一半较暗、另一半较明亮的环境中。下列所示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的鼠妇的个数 ( )

  5.一位同学作出假设:与埋在土壤中相比,置于土表的种子,其发芽率降低。该同学将5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5粒种子置于土壤表面,所得资料见下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同学应 ( )

  种子处理 萌发种子数

  埋入土下 4

  置于土表 3

  A.修改所作假设

  B.用足够多的种子重复这一实验

  C.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

  D.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6.生活在北寒带东西走向山涧两边的树木,其树冠多呈旗形生长,引起这一现象的根

  本原因是 ( )

  A.温度 B.风力 C.阳光 D.水分

  7.(2008•苏州)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

  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石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8.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 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每当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植物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

  A.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针叶树比落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斗争

  10.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 ( )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空气

  11.(2008•苏州)2007年,苏州市某生态农业示范区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下列对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协调、合理种养

  B.资源高效开发、无需人类管理

  C.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内部良性循环

  12.中央4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

  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13.种内斗争造成的结果是 ( )

  A.对双方都有利 B.对双方都有害

  C.对种群的生存有利 D.对种群的生存有害

  14.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l-1-9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

  15.“冬虫夏草”的形成是:在冬天,昆虫感染了菌核但仍维持虫的形状,到次年春夏季时,菌核生长,有柄,棒状子座,外形似草。“冬虫夏草”是生态系统的哪种组成成分 (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

  16.下列哪一种措施对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有益的 ( )

  A.大量施用化肥 B.引入害虫的天敌

  C.清除杂草 D.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害虫

  17.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1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的原因不包括 ( )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替代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渐递减的

  二、非选择题

  1.如图1-1-10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个不同种群

  的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

  (1)A曲线代表_______,B曲线代表_______,C曲线代表_______。

  (2)指出它们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中的地位:生产者_______;消费者_______;写出食物链_______。

  (3)针对害虫所采取的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都是_______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1-1-11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昆虫来说,直接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

  (2)若该环境中草食性昆虫突然增多,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区从此失去了阳光,则最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

  3.鼠妇,也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

  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再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个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 同的蚯蚓(如图1-1-12)。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___。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

  5.图l-1-13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________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图中的消费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虫鸟、蛇、青蛙、鼠,另一类是蜘蛛、食草昆虫。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将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4)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草本

  植物等。有许多鸟儿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

  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

  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

  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图l-1-14是 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

  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完整。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________条。

  (2)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菌和________菌。

  (3)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的鼠类大增,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4)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

  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1-1-15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________ →________→ 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________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________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______,后则因植被的________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人们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消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有维持________的作用。

  8.如图1-1-16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绿色植物、细菌、真菌和其他四种动物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正确书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通过A过程固定光能,A过程表示________作用。

  拓展探究

  某水域生态系统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使某种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该水域其他生物大量

  死亡。一位环保工作者发现该水域富营养化很有可能与周围居民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含磷洗衣粉是否真是水域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1)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水域富营养化真的和含磷洗衣粉有关,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该水域生态系统?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变式训练

  [考点1]C [考点2]C [考点3]B [考点4]D

  [考点5](1)小鱼 水草 细菌等(或微生物) (2)比较长 植物 (3)小于 (4)少 自我调节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l.B 2.B 3.D 4.B 5.B 6.D 7.B 8.B 9.C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A 17.D 18.C 19.A 20.D 21.B 22.D 23.B 24.A

  25.B

  二、非选择题

  1.(1)生态系统 水(阳光、无机盐、空气等) (2)庄稼→鼠→蛇→猫头鹰(老鹰) (3)不可取

  污染环境等

  2.(1)①生物的生存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 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2)先增加后减少捕食与被捕食 禁止滥捕滥杀,遵循生态规律

  (2)不相同。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这两项占63%;鸟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其次是偷猎。

  (3)比如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害物质富集,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数量减少。防治措施: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系统。

  4.(1)2 水稻→鼠→蛇 竞争 (2)先增多后减少 自我调节

  5.(1)适应 (2)增多 之后 减少 定向选择相对的 适应 影响

  6.(1)一 菜青虫和食虫鸟 (2)绿色植物→菜青虫→食虫鸟 (3)略

  7.(1)5 (2)草→鼠→蛇→鹰 (3)非生物部分(或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4)生态平衡

  8.(1)食物链 (2)单向的,不循环的,而且是逐级递减的 (3)10%~20% (4)越多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l.A 2.A 3.D 4.D 5.B 6.B 7.B 8.C 9.A 10.B 11.B 12.C 13.C

  14.A 15.B 16.B 17.A 18.D

  二、非选择题

  1.(1)树林 食虫鸟 植食性昆虫

  (2)A B和C A→C→B

  (3)生物防治 减少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2.(1)禾谷类、食虫鸟 (2)禾谷类 (3)禾谷类

  3.(1)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

  (2)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暗处(或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明处)

  (3)答案要点:要求有明暗对照和观察记录且条理清晰。

  (4)暗处鼠妇的数量多于明处

  (5)放回大自然

  4.(1)乙湿润的体壁 (2)水分 (3)光

  5.(1)有无脊柱 (2)5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

  (3)蜘蛛和食草昆虫 (4)先天性行为

  6.(1)绿色植物→杂食性鸟 5

  (2)细(真) 真(细)

  (3)狐 鹰 减少 自我调节(“自动调节”或“ 调节”)

  (4)鼠 昆虫 食物链(“食物网”或“营养”)

  7.(1)草 黑尾鹿 草 狼

  (2)自我调节 比例 增多 减少

  (3)自我调节 生态平衡

  8.(1)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绿色植物

  (3)蛇 (4)光合

  拓展探究

  (1)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吗 (2)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 (3)取

  未富营养化的清水和少量该种藻类植物若干平分为2份,分别装入甲、乙两玻璃水槽中。

  向甲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含磷洗衣粉,乙水槽不作任何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

  两玻璃水槽中藻类植物的生长状况(只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能控制磷这一个变量且其他条件

  都相同即可) (4)磷(含磷洗衣粉)可以使水域富营养化 (5)向周围居民进行宣传,禁止使用含

  磷洗衣粉,保护水域生态系统(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是以水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首

  先应明确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及选择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等基本原则,该探究实验

  的关键就是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磷这一个变量且其他条件都相同。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相关文章:

1.地理七年级上卷子含答案

2.2017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题

3.2017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4.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5.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试卷  下一篇:7年级地理上册试卷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