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一 > 高一地理

2016年必修2地理第六章教案范例

51自学网 http://www.51zixue.net

  高中地理跟初中地理的学习有非常的区别,这在必修2中体现得就已经很明显。下面是由51自学小编分享的一篇2016年必修2地理第六章教案范例。

 

         2016年必修2地理第六章教案范例: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标分析: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 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此“标准”目的是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站在协调人地关系的高度系统学习人类应该怎样行动。落脚点应该在人类行动的层面上,也就是对解决之道的探索。

  【教材分析】

  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 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 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读图法、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 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过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016年必修2地理第六章教案板书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 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90—92“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的相关内容,读P90图6.1“朝拜太阳神”、6.2“弋射、收获”及P90“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并完成下表:(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导读图、讲解、分析)

  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思想 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被动地适应环境,表现为环境的强大制约作用和人类对环境的微弱改造作用。如:猛犸和披毛犀的灭色,但这种环境问题不具有普遍性

  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强,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发展,如:黄土高原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今天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 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后工业文明 谋求人地协调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2“活动”

  (活动点拨)

  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却隐藏着重大的环境问题。

  (1)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①地面不均匀沉降。矿产资源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是严重的,地面不均匀塌陷致使地面建筑物出现裂隙,甚至倒塌,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道路破坏等。

  ②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平衡。一般露天开采需对地表土层进行剥离,破坏了地表植被和水系,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滑坡、地震、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诱因。

  ③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破坏性影响。一方面破坏地下水层,地下水流失,导致水源地紧张;另一方面又污染了部分水源,加剧了用水紧张状况。

  ④污染空气。一方面是开采爆破所用炸药对空气的污染和爆破土石产生的尘埃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是矿石层所夹含的有害气体因开采释放对空气的污染。

  ⑤废石污染。开采过程中的大量废石大多与矿石一道被运到地表,占用耕地和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

  (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大坝的修建,无疑会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兴建水坝不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全面考虑,则会破坏一个流域的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后果和巨大隐患。由于大面积灌溉,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常年蓄水,沿岸及支流水草丛生,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或通过灌溉系统使一些低洼地区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得以传播和蔓延;由于营养 物质被拦截在水库中,下游的鱼类缺乏饵料,或因在支流建坝使鱼类洄游受阻,致使渔业减产;由于大坝及水体所产生的巨大外部压力,可能使大坝下的地层产生新的断裂,诱发地震。

  (3)建设城市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城市,一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对生态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铺设管道和电缆、修地基等有可能破坏地下水系统;城市建成之后,成为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2.(1)图6.5“为种植准备的小块土地”反映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图6.6“1824年的英国早期工业中心”反映的是工业社会时期集约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

  (2)原始的刀耕火种主要是砍伐森林和烧荒之后获得小块平整的土地,种植作物;工业社会时期对人类土地利用的 范围和强度都增加了。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自然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够恢复。但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如果是在热带雨林地区,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工业社会时期集约型的大规模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3)如果生活在乡村,看到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毁林开荒、滥垦滥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如果生活在城市,看到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工业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

  (过渡)环境问题既成事实,人类必须直面环境问题。

 

  【板书】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环境的承载能力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的自净能力

  (读图思考)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 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请同学们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并完成“读图思考”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学生读图、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导读图、讲解、分析)

  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会破坏水利,使水产减少;开垦草场导致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些影响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

  4.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

  (承转)通过对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的分析,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即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板书】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表现:a.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承转)那么超 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又会如何呢?

  (读图)

 

  【板书】(2)环境污染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海洋污染等。

  【强调】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或者大肆开采矿产资源等,“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承转)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板书】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提醒学生:《导学》P87)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污染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国家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国家 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处在经济 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 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过渡)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板书】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承转)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人类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因此,人类必须调控自己的行为,迫切需要寻找一条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的道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 得到公认。

 

  【板书】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

  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

  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提醒学生:《导学》P87)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7—98“活动”

  (活动点拨)

  1、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深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1)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发展的可持续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同时,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2)可持续发展肯定了各国的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3)可持续发展从伦理角度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必须保证后代人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

  2、“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 的生存。

  3、(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3)错误,它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4)正确,符合共同性原则。

  (5)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6)正确,符合公平性原则。

  (7)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环境的承载能力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

  ②表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环境污染

  ①产生:

  ②表现:

  【强调】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提醒学生:《导学》P87)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上一篇:高一必修二地理常考点  下一篇: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