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一 > 初一历史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51自学网 http://www.51zixue.net

  总结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会让你的成绩得到提升。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改革开放

  一、对农村的改革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对外开放的措施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对城市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6、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8、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0、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党在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我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简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条件:①新中国成立,祖国大陆获得统一;②抗美援朝的胜利;③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⑦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⑧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③苏联的帮助。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

  (2)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地点:北京

  (5)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做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共同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公私合营

  2、政策: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上一篇: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下一篇:七年级历史备考知识点